常熟康祥机械介绍:机械焊接加工对钢结构有哪些要求?
材料要求
钢材质量:用于焊接的钢结构钢材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如 GB/T 700 - 2006《碳素结构钢》和 GB/T 1591 - 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规定。钢材的质量等级直接影响钢结构的性能,质量差的钢材可能导致焊接缺陷和结构强度不足。
化学成分:钢材的化学成分对焊接性能有重要影响。例如,碳含量过高会增加钢材的淬硬倾向,导致焊接时产生裂纹。一般来说,对于焊接结构钢,碳当量(Ceq)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良好的焊接性。像 Q345 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碳当量相对适中,适合焊接加工。
力学性能: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屈服强度是保证钢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发生塑性变形的关键指标,抗拉强度则反映钢材在承受拉力时的极限承载能力。例如,在设计承受较大拉力的钢结构件时,需要选用抗拉强度较高的钢材。
结构设计要求
焊接可达性:在钢结构设计阶段,要考虑焊缝位置是否便于焊接操作。应避免焊缝处于难以接近的位置,如狭小空间或封闭腔内。例如,在设计大型桥梁钢结构时,对于梁与柱的连接部位,要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焊工能够顺利进行焊接。
减少应力集中:结构的形状和焊缝布置应尽量减少应力集中。尖锐的转角、突变的截面尺寸等都会引起应力集中,增加焊接裂纹产生的风险。在设计中,应采用圆滑过渡的形状,如将直角改为圆角,合理安排焊缝的分布,避免多条焊缝交叉于一点等。
合理的接头形式:根据钢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接头形式,如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 形接头和搭接接头等。对接接头适用于承受较大拉力的结构,因为它能使力均匀传递;角接接头常用于梁柱连接等结构,可有效传递垂直力和弯矩。
焊接工艺要求
焊前准备:焊接前,钢结构焊件的坡口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口的形状(如 V 形、U 形、X 形等)和尺寸会影响焊缝的质量和填充金属的用量。同时,焊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必须清除干净,因为这些杂质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焊接参数: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应根据钢材的种类、厚度、焊接接头形式和焊接方法等因素合理选择。例如,在手工电弧焊中,焊接电流过大可能导致焊缝咬边、烧穿等缺陷;焊接速度过快则可能使焊缝成型不良,出现未焊透等问题。
焊接顺序:对于复杂的钢结构,合理的焊接顺序至关重要。焊接顺序应遵循对称焊接、分散焊接、先短后长等原则,以减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例如,在焊接箱形结构时,应先焊接内部的短焊缝,再焊接外部的长焊缝,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变形。
焊后处理要求
焊缝质量检查:焊后要对焊缝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焊缝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表面裂纹、气孔、夹渣、咬边等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可检测焊缝内部的缺陷,确保焊缝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消除残余应力: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可能导致钢结构的变形和开裂。可以采用热处理(如退火、回火)、振动时效等方法来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例如,对于大型焊接钢结构,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整体退火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结构的残余应力状态。
矫正变形:如果钢结构在焊接后出现变形,应根据变形的程度和类型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对于较小的变形,可以采用机械矫正法(如千斤顶、压力机)或火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是利用火焰加热产生的局部塑性变形来矫正整体变形,但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范围,以免影响钢材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