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械焊接加工我们焊接工艺有哪些要求?
在大型机械焊接加工中,有以下焊接工艺要求:
焊接前的准备
材料检验
对于大型机械焊接,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和母材的质量至关重要。必须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书,确保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符合设计要求。
对母材进行检验,查看是否有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渣、分层等),材料的厚度、尺寸等也应符合要求。例如,对于承受较大压力的大型容器焊接,母材不能有任何细微裂纹,否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坡口制备
根据母材的厚度、焊接方法和接头形式等来设计和加工坡口。坡口的形状常见的有 V 形、U 形、X 形等。例如,较厚的板材焊接(厚度大于 10mm),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和焊缝的熔透性,通常采用 U 形或 X 形坡口。
坡口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杂质,在焊接前需要进行清理,一般采用机械打磨或化学清洗的方法。例如,采用砂轮打磨坡口表面,使其露出金属光泽,以保证焊缝与母材的良好结合。
焊接设备检查
检查焊接设备(如电焊机、埋弧焊机等)的性能是否正常。包括检查焊接电流、电压的调节范围是否符合要求,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送丝机构(针对熔化极焊接)是否顺畅等。
对于大型机械焊接,一些自动化焊接设备可能需要预先编程和调试,确保其运动轨迹、焊接速度等参数准确无误。
焊接过程中的要求
焊接参数控制
焊接电流:是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之一。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焊缝的熔深和熔宽。对于大型机械的厚板焊接,通常需要较大的焊接电流以保证焊缝根部的熔透,但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焊缝过热、烧穿等缺陷。例如,在手工电弧焊焊接大型钢结构时,焊接电流应根据焊条直径和母材厚度合理选择,一般焊条直径为 4mm 时,焊接电流可控制在 160 - 210A 之间。
焊接电压:对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焊接电压与焊接电流相互配合,影响焊缝的成型。电压过高会使焊缝变宽、余高减小,还可能导致气孔等缺陷;电压过低则焊缝窄而高,熔合不良。
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应适中。速度过快会导致焊缝熔合不良、未焊透等缺陷;速度过慢则会使焊缝过热,增加热输入,可能导致变形和焊接应力过大。例如,在埋弧焊焊接大型管道时,焊接速度一般控制在 30 - 60cm/min 之间。
焊接顺序
对于大型机械结构,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有效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通常采用对称焊、分段退焊、跳焊等方法。
例如,在焊接大型箱体结构时,先焊接结构内部的短焊缝,再焊接外部的长焊缝;对于长焊缝,采用分段退焊法,即从焊缝一端开始焊接,焊完一段后,向相反方向退一段距离再焊接下一段,这样可以使焊接热量分布更均匀,减少变形。
层间清理和质量检查
在多层焊接过程中,每焊完一层都要进行层间清理,清除焊缝表面的熔渣、飞溅物等。例如,手工电弧焊每一层焊完后,要用敲渣锤和钢丝刷清理熔渣,以保证下一层焊缝与上一层焊缝的良好结合。
同时,要进行层间质量检查,查看是否有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如果发现缺陷,应及时进行处理,如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后重新焊接。
焊接后的质量控制
外观检查
检查焊缝的外形尺寸,包括焊缝的宽度、余高、咬边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焊缝应过渡平滑,不得有表面裂纹、气孔、未熔合等明显缺陷。
例如,对于大型压力容器的焊缝,焊缝余高一般要求控制在 0 - 3mm 之间,焊缝表面不得有深度大于 0.5mm 的咬边。
无损检测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渗透检测(PT)。对于大型机械焊接的关键部位和承受较高应力的焊缝,一般需要进行多种无损检测。
例如,对于大型桥梁的主焊缝,在焊接完成后,要进行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以确保焊缝内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没有内部裂纹、未焊透等严重缺陷。
力学性能测试
根据设计要求,可能需要对焊缝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这些测试可以检验焊缝的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是否合格。
例如,对于大型起重机的焊接结构,需要对焊缝进行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以保证在重载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焊缝不会发生脆性断裂。